电话:18678162881

邮箱:zbwldz@163.com

首页 / 新闻 / 内容

如何评估一体化交通信号灯的节能效果?

2025-10-09   淄博QY千亿国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
评估一体化交通信号灯的节能效果,需要一套结合定量测量与定性分析的系统方法。下面我将从核心指标、评估方法、关键影响因素和实操步骤等方面为您梳理。

确立核心评估指标

要科学评估节能效果,首先需明确关键指标。下表列出了主要考量维度:

评估维度

具体指标

说明与参考值

直接能耗

单位时间功耗

测量信号灯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实际功率(瓦)。例如,有资料显示,一体化人行信号灯单个红/绿灯头的功率可低至≤7W,显著低于传统灯具



总电能消耗

统计特定时段(如每日、每月)的总耗电量(千瓦时)。

设备能效

LED光效

指LED光源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(流明/瓦)。数值越高,能效越好



电源效率

内置电源的转换效率。高效率电源能减少能量损失


系统优化节能

车辆延误减少

通过智能算法减少车辆平均等待时间,从而降低车辆怠速产生的燃油消耗



停车次数减少

绿波协调等策略可减少车辆不必要的启停,直接节省燃油


间接与环境效益

二氧化碳减排量

根据节约的电能和燃油,折算成标准煤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量



设备寿命与维护成本

LED信号灯寿命通常可达5万小时以上,长寿命意味着更少的更换频次和更低的维护成本


 掌握关键的评估方法

确定了指标后,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对比。

  1. 基准对比法

    这是最直观的方法。在相同的道路和交通流量条件下,对比一体化智能信号灯与传统信号灯系统的实际能耗。具体操作是,在升级设备前后,分别记录一段时期(如一个月)的电表读数,从而计算出节电量


  2. 实际监测与数据采集

    利用智能电表或设备自身的能耗监测系统,实时采集一体化信号灯的实际运行功耗数据

    。同时,结合交通流量检测器(如地磁线圈、视频识别)记录车流量、车速、车辆排队长度等数据,为分析系统优化带来的间接节能效果提供依据。


  3. 模型模拟分析

    对于大规模部署前的规划,可以使用专业的交通仿真软件(如VISSIM、TransModeler)。建立区域的交通流模型,输入不同的信号控制策略(固定配时、智能自适应),模拟计算车辆延误、停车次数等关键指标的改善情况,进而预估燃油消耗和排放的减少量


理解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

一体化交通信号灯的节能效果并非固定不变,它受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显著影响:

  • 智能控制策略是“大脑”:设备本身的低功耗是基础,但更大的节能潜力来自于其智能控制算法。例如,根据实时车流量自适应调整红绿灯时长,或在夜间车流稀少时自动切换到休眠或调光模式,能带来可观的节能效果


  • 供电方式的创新:部分一体化信号灯可集成太阳能光伏板,实现离网供电或补充市电,从而直接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,实现“零能耗”运行


  • 交通条件与地理位置:交通流的特征(如高峰/平峰流量差异)、路口的几何布局、甚至当地的日照条件(影响太阳能供电效率)都会对最终的节能效果产生影响。因此,不同地点安装的同款设备,节能效果可能存在差异。

实施评估的实操步骤

为您梳理一个可操作的评估流程参考:

  1. 明确目标与范围:确定本次评估是针对单个路口还是整个区域;是侧重直接电能节约,还是包括交通流畅性带来的综合效益。

  2. 建立基准线:如果采用基准对比法,务必在设备更换前,完整采集原有系统在典型周期内的能耗和交通流数据。

  3. 部署与数据监测:安装新设备后,确保其能耗监测和交通数据采集系统正常运行,持续记录数据。

  4. 数据分析与折算:将采集到的节电量,根据当地电力排放因子折算成二氧化碳减排量。同时,利用交通流数据计算车辆延误和停车次数的减少,并估算燃油节约量。

  5. 综合效益报告:将直接节电、间接节油、维护成本降低、环境效益等统一量化,形成全面的评估报告,并计算投资回报率。


上一条: